陰道炎癥是女性常見病、多發病,除可引起患者外陰不適癥狀外,還可導致一系列與生殖健康相關的并發癥,嚴重危害女性生殖健康。
常見陰道炎癥包括:細菌性陰道病(BV)、需氧菌性陰道炎(AV)、滴蟲性陰道炎(TV)、和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VVC)等[1]。實驗室診斷婦科陰道炎癥的傳統檢測方法是顯微鏡鏡檢法,包括直接涂片法和革蘭染色鏡檢法。
近期,天津醫科大學寶坻臨床學院鄭大勇老師發表在《醫療裝備》的一篇《迪瑞GMD-S600全自動婦科分泌物分析系統的應用效果》的文章引起了關注,該文中的“以顯微鏡鏡檢法為金標準,全自動儀器法的靈敏度近90%、特異度超95%”的優異結果[2],為全自動陰道分泌物分析系統在臨床的大范圍應用奠定了學術基礎。
文章指出,目前真菌性陰道炎判斷標準為直接涂片法檢出真菌菌絲或革蘭染色鏡檢法檢出孢子,滴蟲性陰道炎判斷標準為直接涂片法檢出滴蟲,細菌性陰道炎檢測方法為革蘭染色鏡檢檢出線索細胞,判斷標準為Amsel法,即:(1)陰道pH>4.5; (2)在陰道壁上黏附有稀薄且均勻的分泌物; (3)向陰道分泌物中加入10%氫氧化鉀時,有魚腥樣的氨味出現; (4)革蘭染色鏡檢法可見線索細胞和大量革蘭陰性球桿菌,無或偶爾可見少量乳酸桿菌。實驗結果符合上述3項條件(第4項為必選條件),則判斷為細菌性陰道炎陽性。
作者使用迪瑞GMD-S600全自動婦科分泌物分析系統同時檢測了347例陰道分泌物樣本。檢測項目包括: (1)形態學測試項目: 上皮細胞、白細胞、紅細胞、真菌、滴蟲、線索細胞及雜菌。(2)干化學測試項目:唾液酸苷酶(SNa)、pH、白細胞酯酶(LE)、過氧化氫(H2O2)、N-乙酰氨基己糖苷酶(NAG)。通過對比迪瑞GMD-S600檢測和傳統顯微鏡鏡檢法結果,評價了全自動陰道分泌物分析系統的應用效果。
評價標準以我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中規定的顯微鏡鏡檢法作為金標準,評價迪瑞GMD-S600全自動婦科分泌物分析系統的靈敏度、特異度、誤診率、漏診率。其中鏡檢規則:于低倍鏡下查真菌菌絲,高倍鏡下觀察滴蟲,油鏡下查線索細胞、真菌孢子及雜菌,每次計數至少10個視野。滴蟲、真菌菌絲及孢子、線索細胞均出具定性結果。顯微鏡鏡檢陽性標準:(1)于顯微鏡低倍鏡下檢出真菌菌絲;(2)于顯微鏡高倍鏡下檢出滴蟲;(3)于顯微鏡油鏡下檢出線索細胞、孢子、革蘭陽性或陰性雜菌。
研究結果顯示,347份陰道分泌物樣本,經顯微鏡鏡檢法檢測共檢出陽性348處,陰性1040處,其中檢出滴蟲陽性7處,真菌陽性29處,線索細胞陽性1處,雜菌陽性311處。以顯微鏡鏡檢法作為金標準,迪瑞GMD-S600檢測的靈敏度為89.94%(313/348,特異度為95.87%(997/1040)。
通過以上結果可知,與傳統鏡檢法檢測陰道分泌物比較,迪瑞GMD-S600全自動婦科分泌物分析系統靈敏度近90%、特異度超95%的結果表明了較好的一致性。對于出現漏檢或誤診的結果,作者認為可能源于菌絲和上皮細胞重疊時儀器無法辨別,或因形態與真菌、滴蟲相似而誤判。檢驗人員可通過對未分類圖片和上皮細胞進行瀏覽、篩查,或鏡檢復查解決。
綜上所述,迪瑞GMD-S600全自動婦科分泌物分析系統性能良好,可作為臨床檢測陰道分泌物的手段,結合顯微鏡鏡檢可有效降低漏診率、誤診率。
迪瑞GMD-S600全自動婦科分泌物分析系統采用平面流式細胞技術、高速攝像技術、智能識別分類技術,解決了臨床上因樣本運輸、樣本制備過程的易污染、生物安全性低、人工操作流程帶來的不標準造成的結果準確性降低、報告單無圖文、無法閱片回顧、患者等待報告時間長等困擾,實現了自動加注細胞保存液、自動涮洗、自動開蓋,一鍵式操作實現了樣本的8種有形成分及9項干化學的一體化檢測。